尔雅

尔雅

《释诂》:“掔 ,固也。”

下又云:“掔,厚也。”国藩按:掔者,坚持安重之意。坚持即固也,安重即厚也。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掔 好恶。”谓坚持其好恶,使不妄发也。《说文》引《诗》曰:“赤舄掔。”谓安重也。

“屈,聚也。”

注引《诗》云:“屈此群丑。”《释文》引《韩诗》云:“屈,牧〔收〕也。收敛得此聚众。”国藩按:《法言》“汉绌群才,群才绌群力”。绌字亦与此屈字同义,谓收聚人之才力而为我用也。

“痡,病也。”

邵晋涵曰:“《汉书》注引《韩诗》云:‘熏胥以痡。痡,病也,通作铺。’《大雅·江汉》云:‘淮夷来铺。’《毛传》:‘铺,病也。’”国藩谓“淮夷来铺”之铺训病,《毛传》本不甚谛,此引以为痡通作铺,亦未当也。

“戮,病也。”

邵晋涵云:“戮,以耻辱为病。郑注《秋官·掌戮》云:‘戮,犹辱也。’《左传·文十年》传云:‘国君不可戮也。’”国藩按:《庄子》:“山木栗林,虞人以吾为戮,吾所以不庭也。”戮亦辱也。

“恙,忧也。”

邵晋涵云:“《楚辞·九辩》云:‘还及君之无恙。’”国藩按:《公孙宏〔弘〕传》亦云:“何恙不已。”

“税,舍也。”

《左传·成九年》:“钟仪南冠而絷,晋侯使税之。”杜注:“税,解也。”即舍也之意。郭引“召伯所税”,国藩疑其与舍字微有不合。

“历,傅也。”注:“傅,近。”

按:此历字当读如“离,丽也”之丽,凡人所经历之迹,犹附丽也,犹傅着也。凡物附着者谓之傅,如傅药于肤,傅毒于矢之类。《左传》“毛将安傅”,谓毛当附着于皮也。兵薄于城下曰傅,亦谓军士附着于城身也。《左传·隐十一年》“傅于许”,《僖二十五年》“昏而傅焉”,《宣十二年》“遂傅于萧”,《襄六年》“傅于堞”皆是也。郭氏训近得之,邵氏微有不合。《襄九年》“闻师将傅”,闻师将近城也。

“在,存也。”

邵晋涵引左氏僖九年传云:“其在乱乎。”杜注:“在,存也。”国藩按:《左传·襄二十六年》:“吾子独不在寡人。”杜注:“在,存问也。”

《释言》:“惄,饥也。”

惄以思为正训。“惄如朝饥”,苦思而如饥也。“惄焉如捣”,苦思而如捣也。此等恐非本经,后人羼乱者与?

《释宫》:“柣谓之阈。”

《匡谬正俗》曰:“问曰:‘俗谓门限为门蒨,何也?’答曰:‘按《尔雅》柣谓之阈。郭景纯注:门限也。音切。今言门蒨是柣声之转耳,字宜为柣而作切音。’”国藩按:《汉书·外戚传》:“切皆铜沓。”冒注:“切,门限也。”切当是柣之假借字。

“枢达北方,谓之落时。”注:“门持枢者或达北檼,以为固也。”按:门持枢之木,持上枢者即梁,持下枢者即阈也。若达于北檼,则极长矣。今上枢之梁长或如此。

“土+厄” 谓之坫,在堂隅。”

按:坫有二,明堂位崇坫康圭,《论语》有反坫,此坫皆筑土为小方台以庋物也。若堂角之坫,则初无上台,但有其名耳。

“镘,谓之杇。”

《说方〔文〕》:“镘,铁杇也。或作槾。”秦谓之杇,关东谓之槾。《孟子》:“毁瓦画墁。”王肃注:“《论语》:‘杇,墁也。’”国藩按:镘本涂墙之器,而涂之亦曰镘。有用铁者,有用木者,故或从金,或从木,或从土,异同字也。

“枳在墙者谓之楎”

《内则》疏云:“植曰楎 ,横曰箷。”国藩按:植非立于地也,但着于墙壁耳。吾乡俗曰“钉子”,可以挂衣。

“植谓之传”注:“户持鏁 植也。”

按:键,门持鏁之木,有横键者,有直键者。此曰植,盖直木也。

“杗廇谓之梁”

韩文“大木为杗”本此。国藩按:梁施于南此〔北〕两楹之上,堂之东西凡两梁四楹。

“开谓之 木+族”注:“柱上欂也。”

按:侏儒短柱之上,或施方木如版,或施直木如笄,上以承栋,如花房之有蒂,所以斟酌厚薄之间也。

“栭谓之楶”注:“即栌也。”

《说文》:“栌,柱上柎也。”国藩按:《说文》以栌为柱上之柎,则与欂、㭼等字相同。郭氏谓栭即栌也,则是短柱,而非柱上之柎。《释名》云:“栌在柱端。”颜注《汉书》亦云:“薄,栌柱上柎也。是栌以指柱上之柎为正解。

“栋谓之桴”注:“屋檼。”按:凡承榱之横木,京师曰檩子,《集韵》:“檩,音凛,屋上横木。”

 吾乡俗曰房条。其屋脊居中者曰栋、曰极、曰危,《说文》系传云:“极,屋脊之栋,亦谓之危。”

 其余曰桴、《说文》:“桴,栋名。”邵晋涵云:“栋,一名桴。是浮者中栋也。檐之横梁为楣,从中栋之名而亦称为桴耳。”

 曰棼,《说文》:“棼,复屋栋也。”

 国藩按:凡桴皆可名棼。其在复屋者曰檼、曰望。《说文》:“檼,棼也。”

 《释名》云:“檼,隐也,所以隐枅也。”或谓之望,言高可望也。或谓之栋,是檼即栋也。或谓之阿,《士昏礼》郑注:“阿,栋也。”《西京赋》“列棼橑以布翼”,指檩之小者言之。“荷栋桴而高骧”,指檩之大者言之。至《士昏礼》训阿为栋,则指其地言之耳,非累名为阿也。列熙偶有未察耳。

“桷谓之榱。桷直而遂谓之阅,不受檐谓之交。”

《穀梁》释文云:“方曰桷,圆曰椽。”国藩按:北五省椽有方者、有圆者;吾乡则以薄版为之,名曰椽皮。椽长者从栋直达于檐,曰阅椽。短者不能直达于檐,须换他椽续之,曰交。若吾乡之椽皮,则有三续四续者矣。

“檐谓之樀”注:“屋梠。”

邵晋涵曰:“梠。又谓之宇。《士丧礼》:‘置于宇西。’注:‘宇,梠也。’”国藩按:众椽之头,参差不齐,故施横木以齐之。吾乡于椽皮之当,掩以横版,名曰落檐,亦其意也。其名曰檐、曰樀、曰梠、曰槾、《释名》:“梠,旅也;连旅旅也。或谓之槾;槾,绵也。绵连榱头,使齐平也。”

 国藩按:槾有二物,一为涂墙之器,一为榱头之木。曰楣、《说文》:“楣,秦名屋櫋也,齐谓之檐,楚谓之梠。”《释名》“楣,眉也。近前若面之有眉也。”

 曰櫋 、《说文》:“屋櫋联也。《楚辞·九歌》:‘蕙櫋兮既张。’”曰㮰、《说文》:“檐,㮰

 也。㮰,梠也。”徐锴曰:“连檐,木在椽之端者。”

 曰爵头,《释名》:“连榱头之木,上入曰爵头,形如爵头也。” 实一物也。凡檐之上皆曰宇。郑氏训宇为梠,指其地言之耳,非谓椽端之木果名曰宇也。邵氏失之。

“橛谓之闑 ”闑者,门中所竖短木。臬者,植一直木以为之表也,与枳杙之在地者无别。但枳杙或有欹斜,臬则正直耳。

《释山》:“小山宫,大山岌。”

此宫字与《庄子·德充符》“而王先王”之王字字法相同。

“泰山为东岳,华山为西岳,霍山为南岳,恒山为北岳,嵩高为中岳。”

邵氏曰:“冀之霍山,与泰、衡、华、恒,唐虞之五岳也。华、岳、泰、衡、恒,周之五岳也。泰、衡、华、恒、嵩高,汉初之五岳也。泰、华、霍、恒、嵩高,武帝所定之五岳也。”国藩按:邵氏以此数语为定论,颇为武断。

《释畜》:“騉蹄趼善升甗。”注:“騉蹄,蹄如趼,而键上山,秦时有騉 蹄苑。”国藩按:若以騉 蹄为兽名,则蹄下当更重一蹄字,蹄趼与下枝蹄趼为一例,郭注有两蹄字是也。若以甗为兽名,则读趼为句,蹄趼为句,李巡、颜师古之说亦自可通。邵晋涵遽驳小颜,未见其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