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氏家族南迁至湖南湘乡概览

曾姓为圣人姓,曾氏家族亦为圣人家族。晚清中兴之臣一等毅勇侯曾国藩其一世祖即可追溯到宗圣曾子。

曾子:(前505-435年),姒姓,曾氏,名参,字子舆,被后世尊称为“宗圣”,鲁国南武城(今山东平邑,一说山东嘉祥)人。孔子的弟子,春秋末年思想家、儒家大家,儒家学代的代表人物之一,位列七十二贤之一,儒学五大圣人之一,孔庙四配之一。

曾子少时常随父学诗书,有“伏案苦读”之说。鲁哀公五年(前490年),奉父命至楚,从学孔子。后随孔子周游楚、卫后入鲁。颜回病故后,曾子继承孔子学说的聚徒讲学。鲁哀公十六年(前479年),孔子卒,曾子若父丧而无服,守孔子墓。孔子临终将其孙孔鲤之遗孤子思托付于曾子。鲁悼公十一年(前456年),齐聘以相,楚迎以令尹,晋迎以上卿,曾子皆不应命。后与子夏、段干木等设教于西河一带。鲁悼公三十二年(前435年),曾子病逝,终年71岁,葬于嘉祥县南武山西南的玄武山下。

曾子亲自参与编制了《论语》,创作《大学》《孝经》《曾子十篇》等作品,他提出的修、齐、治、平的政治观,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政治哲学体系,还有其内省、慎独的修养观,以孝为本的孝道观,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曾子没后五百年,其家族传承不绝,第十五代曾据成为曾氏家族南迁之一关键人物。

南迁之祖曾据:

曾据:字恒仁,宗圣曾参十五代孙,山东省嘉祥县南武城人。生于汉元帝元年戊寅(公元前43年)正月初七日。官至都乡侯,因治朝有功,西汉永光年间加封关内侯。

曾据耻事篡汉王莽于始建国庚午年(公元10年)十一月十一日引家挈族二千余人,尽徙江南,居豫章郡庐陵吉阳乡今江西吉安。至此山东武城曾氏几乎无人居住此地,其余诸地曾子后裔亦为零星分布。曾据后裔在江南繁衍昌盛,江西庐陵吉阳乡为中国曾氏第二发脉地(第一发脉地为曾参所在的山东嘉祥南武城)

后千余年,曾氏家族在南方各地繁衍昌盛。

迁衡始祖曾霸

四十五代曾霸由茶陵徙衡阳府衡西,最后定居唐福(今属衡阳市盐田乡)

曾霸迁唐福后,其后裔繁衍较快,特别是五十六代曾祖仔时,为唐福曾氏繁衍最盛期。祖仔生二子:友远、友近。友近卜居庙山,其后裔相继迁居衡阳老木畔、栗山塘、花桥、黄枯冲、大花堰等处。自此,曾氏遍居衡阳。

湘乡大界房始祖曾梦学:

曾友近五传曾孟学,为曾氏六十二代,于明清之际移居湖南湘乡大界,故此为湘乡大界房始祖。曾孟学于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率家人由衡阳大花堰先迁衡山县白果,生活十几年后又迁湘乡荷塘二十四都(今双峰县荷叶乡),在此得到大发展,此后曾国藩出,曾氏家族又得到一大发展。